教練式領導
運用有效的溝通模式與系統化的引導步驟,
讓被教練者跳脫既有的想法與信念,
慣性思考與行為模式,
發現自我可以突破的關鍵點,
引發內在動力并採取自我負責且有效的行動計劃,
來達成自己所承諾的目標。
原理:它能充分調動員工的工作意志,提高員工的工作能力,高效完成工作目標,使企業以更強的適應性迎接新的挑戰。
學員:中高層管理者
課程效應:
1. 建立正向積極的領導心態。
2. 強化主管教練輔導的能力。
3. 建立教練領導之正確流程。
4. 靈活運用各項的教練技能。
5. 更能有效果地傾聽與提問。
6. 引領同仁積極正面的思想。
7. 有效培育人才增加定著力。
8. 強化對公司向心與凝聚力。
9. 培養公司內部教練領導人才。
10.深入了解公司團建。
教練領導力的特點在這種領導模式下,教練的行為既高又支持。指導領導力與團隊發展的第二階段相對應
風格
1。從行為的角度來看,它是雙高。高指揮和高支持
2。從決策權的角度來看,領導者是在征求意見后做出決定的
3。就溝通而言,它是一種雙向溝通,并提供反饋
4。在監督方面,次數少于第一階段。然而,由于第二階段的沖突不斷,建議監督頻率應保持在一定范圍內,且不應太少
5。在解決問題方面,建議領導不要過多干預,在團隊成員認為困難時幫助他們解決問題
6。如果團建領導者在第一階段是團隊的核心,那么團隊成員將在第二階段對領導者產生懷疑和不滿。因此,建議領導稍微離開中心,征求下屬的意見
